近日,文学院师生依托来华留学生必修课程《中国概况》,在江苏大学农机文化展示馆开展了一场面向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知农智农:雕琢千年的东方农耕智慧”为主题,旨在让来华留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体验,进一步深化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机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该课程由江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博士余红艳负责,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孟宇卿、陈倩、白金晨等同学协助策划实施,来自俄罗斯、越南、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28名留学生参与了本次教学活动。
为了让留学生对本次课程的主题——农业文化遗产有一个初步了解,课程助教孟宇卿首先给同学们进行了农业文化遗产基础知识梳理和文化拓展交流。他在细致介绍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与同学们一起讨论了各国代表性农业特产遗产项目,来自俄罗斯、坦桑尼亚的留学生还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国家的重要农业特色遗产;接着,孟宇卿还详细介绍了农业文献、农业民俗等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农业生产有着深刻影响的农业文化遗产类型;最后,在讲到农业景观、农业工程等知识点时,留学生纷纷围绕本国农业文化中的相似点展开了热切交流。来自越南的留学生向大家介绍了越南农业工程,同学们对中国的农业文化及农业文化遗产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随后,教学团队带领留学生来到了江苏大学农机文化展示馆。来自文学院的讲解员姚祎纯带领同学们了解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发展,以及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理论学习和体验学习的有机结合不仅激发了留学生对中国农业文化的兴趣,也让他们对中国农业机械发展中的“江大担当”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实践课程环节,余红艳老师向留学生介绍了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江大智慧”,同学们为自己学校在农机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深感自豪。
自2018年教育部颁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文件以来,我校便面向来华留学生系统开设《中国概况》课程。该课程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以及“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一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理念指引下,高度重视中华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传承性与体系性,充分发挥我校农机特色学科优势,集中推出“农业文化”系列教学主题,以代表性农业文化遗产为纽带,将我国悠久的农耕文化与现代农机文化相串联,在中外师生的文化交流与分享中,提升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加强其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据了解,《中国概况》课程负责人余红艳老师正在主持的教育部语合中心实践创新课题正是关于涉农高校讲好中国农业故事的教学策略与实施路径研究。围绕该课程展开的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正是其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