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ion | 江苏大学官网 | 语言文化中心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科科研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合作交流
 
 
学科科研
学科设置
学术交流
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相关政策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科研 > 学术交流 > 正文
任晓霏教授应邀出席江苏省孔子学院工作联盟年会并作主旨报告
发布时间:2024-05-06   浏览次数:

近日,任晓霏教授应邀出席江苏省孔子学院工作联盟年会暨江苏省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讨会,并以《巴尔干地区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构想》为题发表了主旨报告。在报告中,任晓霏教授具体论述了国际中文教育区域国别研究的重大战略意义和巴尔干地区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和机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巴尔干地区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的构想。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与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区域国别研究的战略意义也愈加凸显。任晓霏教授指出,区域国别研究的水平直接关乎中国这一世界性大国在解决地域性、在地性、超国界性乃至全球性等现实问题上的能力,即能否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话语、提供切实有效的中国方案。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的设立,不但是对国家战略和时代需求的有效回应,也是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际中文教育区域国别研究融合了“区域国别学”与“国际中文教育”两个学科的优势,立足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中文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文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国际中文教育区域国别研究,有助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构建同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相匹配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此外,任晓霏教授指出,为促进国际中文教育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应当加快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职业中文能力标准》等一系列标准与不同区域国家语言标准的对接和认证。

在主旨报告中,任晓霏教授结合国家战略与地区发展实际情况,对巴尔干地区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剖析。巴尔干地区位于欧、亚、非三个大陆之间,涵盖了11个中东欧国家,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背景下,中国与该地区双边贸易持续增长,投资合作日趋紧密,互联互通发展迅速,正加速构建高水平共建共赢的新局面。然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诸多不稳定因素也昭示着地区繁荣表象下埋藏的诸多隐患,俄乌战争、巴以冲突带来的威胁更给危如累卵的国际局势平添紧张。在此变局危局中,加强巴尔干地区的研究,发挥孔子学院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质增效,对于维护世界和平,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调查,目前巴尔干地区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较为滞后,聚焦该地区的区域国别专门研究机构极为有限,与中国在该地区蓬勃开展的经贸文化交流实践不相匹配,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以国际中文教育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孔子学院桥梁纽带作用,可有效推进巴尔干地区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彰显“一带一路”建设成效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基于上述研究,任晓霏教授结合江苏大学在巴尔干地区国际中文教育和农业装备技术等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丰富实践,提出了巴尔干地区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的构想,并向与会专家阐述了构建思路。该构想共分为三大板块:系列实践、系统研究与协同创新。“系列实践”旨在建成巴尔干地区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主要措施包括:(1)加强巴尔干地区中小学中文教学,推进中文进入更多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2)加强巴尔干地区高校“中文+”专业建设,服务本土师资培养;(3)加强巴尔干地区“中文+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中资企业在地化发展;(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系统研究”旨在建成巴尔干地区国际中文教育标志性成果产出高地,主要涉及(1)巴尔干地区国际中文教育基本情况调研报告;(2)巴尔干地区中文教学资源、教师发展和教学方法研究;(3)巴尔干地区语言政策、语言治理与语言安全研究;(4)巴尔干地区中国语言文化传播体系和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协同创新”旨在建成巴尔干地区国际中文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可以采用以下举措:(1)构建巴尔干地区孔子学院发展联盟;(2)构建巴尔干地区大学中文专业学科建设协作机制;(3)构建巴尔干地区中文教育服务和智库咨询平台;(4)以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高质量发展。

最后,任晓霏教授指出了巴尔干地区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预期产生的社会效益。服务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服务巴尔干地区民众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公益价值;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发挥民间外交作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建设,推动“区域国别学”与“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融合,对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讲好中国故事意义非凡。江苏大学任晓霏教授提出的关于建立巴尔干地区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的构想正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有益尝试,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重要启迪。


 
© Copyright 2016 江苏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化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江苏大学文学院 邮编:212013
Tel:0511-88781693 Email:sla@uj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