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ion | 江苏大学官网 | 语言文化中心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科科研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合作交流
 
 
学科科研
学科设置
学术交流
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相关政策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科研 > 学术交流 > 正文
北京语言大学姜丽萍教授应邀作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02-28   浏览次数:

2月25日下午,江苏大学文学院增华阁第104讲在京江楼1104成功举办,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姜丽萍教授作了题为“新形势下的国际中文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以语言资源库建设为例”的专题讲座,文学院等相关院系师生前来交流学习,讲座由文学院院长、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任晓霏教授担任主持。

首先,姜教授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指出当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常态“新文科”建设的推进为国际中文教育带来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和发展思路。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为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接着,姜教授指出国际中文教育应以“素养”为核心,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转变;以学习者为中心,从“统一的教”向“个性化的学”转变;以构建智慧学习平台为着力点,注重学习体验的提升。她提出智慧化教与学平台应具备课程资源建设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学习过程交互化和学习评价过程化等特征,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方面,姜教授现场展示了她在汉语拼音语音点查询系统等方面的创新科研成果。该系统通过整合语音点、字表、词表等资源,实现了多维度查询、音节切分及来源标注等功能,为汉语语音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最后,姜教授还与大家一起探讨了新形势下教师发展的新要求。她指出,教师应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能够结合“中文+”和“+中文”的特色专业建设,满足不同领域的教学需求。同时,教师还应具备包括语言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资源开发能力在内的综合性能力,以适应“产学研”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她还强调教师自我发展的规划性,倡导教师制定专业发展目标,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科研意识,实现国际化、专业化和专门化发展。

在互动环节,姜教授对“资源库内词语占比较大,句子或成段语篇相对较少”等问题予以了积极回应。任晓霏教授对姜教授的讲座做了简要总结,强调师生应从姜教授丰富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中汲取如何把握形势、创新教学模式、开发资源以及提升教师素养等多方面启示,推动自身在国际中文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取得新突破。


 
© Copyright 2016 江苏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化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江苏大学文学院 邮编:212013
Tel:0511-88781693 Email:sla@uj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