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9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塔夫茨大学主办,美国罗德岛大学、纽约城市大学、佛蒙特大学、《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期刊协办的第十五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江苏大学文学院院长、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任晓霏教授应邀出席。
据悉,本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为推进汉语教学研究的展开,促进和加强海内外国际汉语教师、学者、专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汉语国际教育的跨学科发展研究”为主题,围绕汉语教学、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现代科技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等问题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交流平台。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就以上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6月29日下午,江苏大学任晓霏教授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证研究——跨文化敏感度》的报告。任晓霏教授指出,2012年12月12日国家汉办新出台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突出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三项基本技能。而三项基本技能全部指向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国内的跨文化能力的实证研究起步晚、成果较少。对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相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几乎是空白。
任晓霏教授及其团队以陈国民和starosta的跨文化敏感度测试量表以及调查问卷为测量工具,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展开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受试者的文化差异认同感排名第一,其交际参与度以及交际愉悦感次之,而交际关注度以及交际信心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对报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对详实的内容、严密的论证予以充分肯定,现场学术气氛热烈。
茶歇期间,任晓霏教授与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白乐桑教授就《中国古代蒙学典籍的海外传播及其影响研究》展开学术讨论。
6月30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吴应辉教授作了题为《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与知识体系构建探讨》的报告。任晓霏教授就“如何申报汉语国际教育博士点”的议题与吴教授展开交流。
此次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和加强海内外国际汉语教师、学者、专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更有利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建设,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学科人才,为国际汉语教学研究跨学科发展提出新的理念、模式、路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