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两点,文学院增华阁讲坛第59讲在三江楼901B顺利举办。本次讲坛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孙植教授作了题为《皮相与真相——王国维对秦观<踏莎行>词的理解与误解》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院长、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任晓霏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孙植教授首先指出王国维认为少游词“最为凄婉”是非常贴切的,接着又通过苏轼与王国维两位词界大家对《踏莎行》不同词句的态度,认为王国维对《踏莎行》略有误解,并提醒在场的同学在学术研究中要秉持质疑精神和批判意识。
讲座在孙教授对《踏莎行》词的文本细读中缓缓铺开,同学们在一个又一个关键词的讲解中,品悟了秦观词的温婉细腻,以及蕴于词间欲说还休、难以尽解的复杂情感;更在孙教授细致、扎实的文献梳理与解读中,进一步掌握了诗词研究方法,透过这首词读懂了时代的巨变与词人的落寞,最终得出秦少游之“恨”实乃悔恨,“郴江幸自绕郴山”非为功名之喻,而是对苏轼师恩的沉重表白。
最后,孙教授与同学们展开了热切互动,他对《踏莎行》词的独到见解令前来听讲的师生耳目一新,赢得了阵阵掌声。
孙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建设主持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苏州大学博士后,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泰州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专业的科研与教学,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诗词吟诵》、《中国山水诗选读》、《中国书法基础》等。在JIAHL、《中国图书评论》、《江海学刊》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省高校哲社重点项目各1项,已主持并结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等3项。先后获市第九届、第十一届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文/张智咏;图:田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