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ion | 江苏大学官网 | 语言文化中心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科科研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合作交流
 
 
学科科研
学科设置
学术交流
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相关政策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科研 > 学术交流 > 正文
镇江籍文化名人丁瑗先生《所堂字问》书稿回归故里捐赠仪式在江苏大学文学院举行
发布时间:2021-05-25   浏览次数:

5月24日,镇江籍著名藏书家、文字学家丁瑗先生所著《所堂字问》原稿捐赠仪式在江苏大学文学院举行。江苏大学副校长梅强,丁瑗先生后人代表胡果文、丁彤、丁星、丁杉,江苏省侨联、镇江市委宣传部、镇江市委统战部、镇江市侨联以及市内有关单位负责人,兄弟高校代表和校内外专家等出席捐赠仪式。仪式由江苏大学文学院院长、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任晓霏教授主持。

丁瑗1898-1967),字蘧卿,号渠清,一号蘧庐,晚号所堂江苏镇江人,为近代著名学者、藏书家丁传靖三子。1920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普通文官考试,获优等第一名分入北京政府国务院为候补主事。之后曾任天津中南银行文书主任中南银行上海总行文书主任总行秘书。新中国成立后,任该行总管理处秘书。晚年,致力于文字学研究,著有《所堂字问》书稿,综论历代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金石文、甲骨文等各流派研究成果之正误得失,从字形、字音、字义等三方面互相考证,反复推敲辩难,多有独到见解,于史前文化亦多新阐述。此书稿后由镇江籍文字学家胡邦彦先生(为丁瑗堂妹之婿)校核。其父丁传靖为清末民初著名学者藏书家,收藏图籍有数万册。丁传靖去世后,丁瑗继承了所有藏书。在1933年至1966年间,丁瑗曾多次向镇江市博物馆、图书馆、文管会以及上海市佛教协会等单位捐赠数万册古书和大量碑帖、字画。1952年当他得知家乡镇江绍宗藏书楼有楼无书时,将40箱藏书捐献给绍宗藏书楼,后又将丁传靖在天津的藏书用103个书箱装运并书画扇面等捐赠给家乡镇江1967年,丁瑗病逝于上海。

为有效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镇江乡邦文献,助力镇江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促进江苏大学人文社科教育事业发展,经镇江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牵线搭桥,丁瑗先生及胡邦彦先生的后人自愿将丁瑗先生遗稿《所堂字问》19册(共计30余万字)、胡邦彦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讲授文字学的教学讲稿,以及一批信件、笔记和藏书等珍贵资料无偿捐赠给江苏大学,由文学院负责收藏保管。《所堂字问》影印本将置于江苏大学图书馆,供本校师生及社会各界借阅、鉴赏,并免费提供给镇江市有关单位收藏。

在捐赠仪式上,梅强代表学校致辞。他充分肯定了镇江丁氏家族在镇江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深刻影响,高度评价了丁传靖、丁瑗父子的学术成就和对家乡文教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向丁瑗先生后人情系乡梓、心系教育的善举表达了由衷敬意和衷心感谢。他希望文学院要充分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力量,保管好、整理好、利用好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尽快产生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梅强代表学校与丁瑗先生后人代表签订了捐赠协议,并向捐赠人颁发了捐赠证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丽馥和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敬江分别向江苏大学图书馆、镇江市档案馆、镇江图书馆、镇江市博物馆等单位赠送了《所堂字问》书稿影印本。

胡邦彦先生长子、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胡果文作为捐赠方代表讲话。他详细介绍了此次捐赠的缘起与过程,并表示将丁瑗先生《所堂字问》书稿送回故乡是他们家人多年的夙愿,交由江苏大学文学院收藏和研究是最佳的选择。

为推进江苏大学语言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整合力量开展对丁瑗先生书稿的研究利用和对镇江地域语言文字文献学术价值的挖掘,在捐赠仪式上,特地聘请中国人民大学韩陈其教授担任兼职教授,聘请江苏省语言学会会长段业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胡果文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同时举行了“韩陈其工作室”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揭牌仪式。

   捐赠仪式结束后,随即召开了“镇江地域语言文字研究学术研讨会”。段业辉、韩陈其、胡果文、笪远毅等专家分别作主旨发言,就加强镇江地域语言文字学家及其文献著作的研究,以及如何整理利用好丁瑗先生《所堂字问》书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 Copyright 2016 江苏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化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江苏大学文学院 邮编:212013
Tel:0511-88781693 Email:sla@uj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