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近年来代表性学术论文 |
作者 | 论文标题 | 发表期刊 | 年份及期数 | 收录情况 |
戴文静 | 《文心雕龙》话语体系的现代阐释——以海外《文心雕龙》研究为例 | 光明日报 | 2024/2/19 | 三报之一 |
余红艳 | 端午节多元文化的矛盾与融合之道 | 文化遗产 | 2024(03) | CSSCI |
公维军 | 明清时期江南运河对于小说创作的影响——以“白蛇传”故事为例 | 明清小说研究 | 2024(03) | CSSCI |
戴文静 | 刘勰古典主义思想的跨语际之辨 | 中国文学研究 | 2024(06) | CSSCI |
戴文静 | 《文心雕龙》美学范畴“定势”的 海外译释考略 | 中外文化与文论 | 2023(01) | CSSCI |
岳俊丽 | 日本“唐乐”《盘涉参军》大曲 与唐代参军戏 | 文化遗产 | 2023(01) | CSSCI |
钱坤 | 言者介词“凭”的语义建构和情态选择 | 汉语学习 | 2023(02) | CSSCI |
余红艳 | 民间传说形象流变与景观变迁研究——以“白蛇传传说”精怪形象流变与西湖三塔为例 | 贵州社会科学 | 2023(07) | CSSCI |
余红艳 | 中华民族经典故事的国际传播路径 | 民族学刊 | 2023(09) | CSSCI |
张北镇 | 维吾尔语-汉语-英语三语者英语词汇加工中的汉语激活研究 | 外语与外语教学 | 2022(1) | CSSCI |
蒋传红 | 媒介背景下的跨文本性理论与实践 | 江西社会科学 | 2022(3) | CSSCI |
戴文静 | 中国古典文论的海外传播及世界性意义——著名汉学家蔡宗齐教授访谈 | 国外社会科学 | 2022(4) | CSSCI |
高若瑜 | 高校教师教学竞赛虚假繁荣的逻辑根源与治理路径 | 高校教育管理 | 2022(5) | CSSCI |
孙凤娟 | 《管子》“煮海为盐”神话历史谫论 | 贵州社会学科 | 2022(5) | CSSCI |
戴文静 |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神思”范畴的 译释研究 | 文学评论 | 2022(06) | CSSCI |
薛晨 | From the "Five Dynasties" to the "Ten States": Constructions of Post Tang Identities in Northern Song Historiography
| T'oung Pao | 2022(6)
| A&HCI
|
薛晨 | “Age of Emperors:Divisible Imperial Authority and the Formation of a ‘Liao World Order’ in Continental East Asia, 900-1250”
| Journal of Song-Yuan Studies
| 2020(49)
| A&HCI |
任晓霏 | Speech corpus–based study on the speakability i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operas | Babel | 2022(6) | SSCI |
戴文静 | 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海外传播与接受——以英语世界《文心 雕龙》百年传播为例 | 光明日报 | 2022(13) | 三报之一 |
戴文静 | 《文心雕龙》“风骨”范畴的海外译释研究 | 文学评论 | 2021(02) | CSSCI |
钱坤 | 介词“按照”的分布验证和语义提取 | 汉语学习 | 2021(2) | CSSCI |
徐胜男 | 像以载道:从“太上老君”到“元始天尊”——早期道教造像主尊身份的演变及宗教内涵 | 中国美术研究 | 2021(02) | CSSCI |
周伟业 | 世界新闻教育大会教育原则、议题与价值取向探析 | 现代传媒 | 2021(9) | CSSCI |
任晓霏 | 《三字经》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 | 国际汉学 | 2020(02) | CSSCI |
公维军 | 衅鼓、衅社与衅龟:《管子》血祭礼仪与经济调控关系考 | 民族艺术 | 2020(02) | CSSCI |
公维军 | “结丝”何以“织史”——早期中国桑蚕丝帛神话的编码与解码 | 贵州社会科学 | 2020(06) | CSSCI |
高若瑜 | 当代美国文化回应性评价思潮 及其意义探讨 | 全球教育展望 | 2020(06) | CSS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