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ion | 江苏大学官网 | 语言文化中心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科科研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合作交流
 
 
学生工作
思政教育
学风建设
素质教育
助困工作
社区文化
团学组织
创业就业
思政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思政教育 > 正文
文学院:汉语2401团支部、汉语2402团支部成功举办“非遗融青春,手印谢师恩”教师节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10   浏览次数:

2025910下午,文学院于学校三山楼开展“非遗融青春,手印谢师恩”教师节主题团日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手工绒花制作、手写感恩贺卡和师生手印接力三个环节,将尊师重道的中华传统与非遗文化传承相结合,为老师送上充满文化蕴涵与真挚情感的节日祝福。

活动第一部分为我国“非遗”绒花的手工制作。本次手工作品以象征“感恩、温柔与美好祝福”的粉色郁金香为制作原型——既传递“谢师恩”的心意,也让非遗手作更贴合节日氛围。在简洁易懂的绒花制作教程的指引下,零散的绒条、铁丝和材料,渐渐蜕变成一朵朵形态饱满的绒花郁金香,使满室漾着细碎的欢喜。

第二部分是手写贺卡环节。贺卡以浅色系为主,纸质细腻温润,浅绿、浅蓝的底色缀着细碎纹饰团员青年们伏案书写,指尖轻按卡纸固定位置,眉头微蹙斟酌字句将师生日常点滴定格为永恒记忆。

第三部分是手印绘画环节。教室的黑板前成了最热闹的“创作现场”——一幅印“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的白色长卷被固定黑板上,团员青年们蘸红、黄、绿、蓝等颜料,将颜料均匀涂抹在掌心调整按印角度将手掌稳稳按在长卷空白处。片刻后,长卷上便绽出一朵朵鲜活的“手印花”。各色手印错落有致,簇拥着中央的墨字汇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

本次活动借助非遗文化载体,不仅增强了师生间的情感纽带,也让参与者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活动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与审美素养的同时,也为弘扬尊师重道传统、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的传承与普及提供了有效载体探索了传统文化与感恩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径。

文学院


 
© Copyright 2016 江苏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化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江苏大学文学院 邮编:212013
Tel:0511-88781693 Email:sla@uj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