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姓名 | 论 文 题 目 | 答辩时间 | 答辩地点 |
1 | 邹国栋 | 英语母语学习者致使结构习得偏误分析——基于语料库的多维度考察 | 6月5日9:00 | 三江楼901B |
2 | 陈佳敏 | 美国中学生中文舌尖后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以DiscoveryMiddleSchool中文学习者为例 |
3 | 周楚越 | 不同阶段留学生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比较研究 |
4 | 胡峪鸣 | 亚非留学生汉语口语焦虑对比研究 |
5 | 沙博翰 |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留学生中文词汇搭配能力研究 |
6 | 张雅雯 | 双线并进——蒙学典籍《幼学琼林》在中高级阶段留学生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
7 | 刘胜男 | 中国古代蒙学典籍在日本汉语教学中的传播及影响研究——以《千字文》为例 |
8 | 杨 茗 | “先语后文”——《中国丛报》汉语学习理念的审视与实证研究 |
9 | 巫 晗 | 国际中文教育中级阅读教材选文对比研究——以《发展汉语》和《拾级汉语》为例 |
1 | 赵 寅 | 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下的来华留学生茶文化教学研究 | 6月5日9:00 | 三江楼802 |
2 | 陈保君 | “非遗”保护理念及其资源在来华留学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镇江为考察中心 |
3 | 许文佩 | 语言景观资源在留学生中高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镇江为例 |
4 | 王琪琪 | 体验式教学法在线上初级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5 | 黄卓盈 | 基于语料库的留学生ABB式形容词习得偏误分析 |
6 | 袁胡萍 | 中高级汉语综合课“七情”类情绪词汇教学研究 |
1 | 刘 为 | 基于语料库的日本留学生汉语“比”字句习得偏误分析 | 6月5日9:00 | 三江楼902 |
2 | 史秀中 |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引起”“导致”搭配偏误分析 |
3 | 孙子璇 | 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习得“听”类动词的偏误分析 |
4 | 郭 爽 | 三部通用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填空题的编排研究 |
5 | 李曦 | 华文教材与国内语文教材比较研究——以《汉语》(小学版)与《语文》(部编版)为例 |
6 | 杨丹青 | 线上国际中文教学课堂反馈研究——以纽约大学初级综合课为例 |
1 | 何 鸣 | 康有为与雪莱的“大同世界”理想比较研究 | 6月5日9:00 | 三江903D |
2 | 李 巧 | 《水浒传》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翻案” |
3 | 林雅慧 | 毕飞宇小说乡村伦理关系书写研究 |
1 | 惠江南 | 真德秀《论语集编》研究 | 6月6日9:00 | 三江楼901B |
2 | 李明静如 | 《诗经》与《圣经·旧约》上帝形象比较研究 |
3 | 李嘉昕 | 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语用能力探析——以指令类言语行为为中心 |
4 | 李若宇 |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嵌偶词习得偏误研究 |
5 | 聂心怡 | 来镇留学生镇江地域文化习得情况调查研究 |
6 | 李可 | 澳大利亚中餐宴会汉语词汇教学研究——以西澳大利亚班尼斯特溪小学为例 |
7 | 杨婉儒 | 非语言交际手段在学龄前儿童国际汉语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悟空中文为例 |
8 | 薛慧君 | “产出导向法”在留学生中级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研究 |
9 | 陆益慧 | 留学生初级汉语综合课多模态运用课堂观察与分析——以江苏大学为例 |